网站首页
医院介绍
院训
理念
愿景
科室介绍
联系
分支机构
名医在线
在线挂号
就医环境
便民导航
先进设备
检查设备
治疗设备
康复案例
消化治疗
肠胃功能
健康检查
健康资讯
慢性胃炎
浅表性胃炎
反流性胃炎
萎缩性胃炎
糜烂性胃炎
幽门螺杆菌
胃溃疡
优惠活动
人才招聘
喝粥养胃适合所有人……是真是假?|
粥是一种由稻米、小米或玉米等粮食以及各种豆类煮成的稠糊食物,几乎不需要咀嚼,入口即下咽。从消化程度上来看,粥不需要胃做太多碾磨工作:便直接变成食糜;顺利到达小肠后,淀粉酶可以充分作用于它,很快被分解成葡萄糖被人体吸收。需要指出的是,并非所有人都适合喝粥,粥也不具备调养肠胃的功能。首先,糖尿病患者为了控制血糖,应该尽量避免喝粥。其次,并
2025-03-14
613
好肠胃,吃出来!这些肠胃调理指南你知道吗?
你是否经常被这些问题困扰?胃胀反酸、食欲不振、消化不良、便秘腹泻……现代人快节奏的生活和饮食不规律,让肠胃成了易受伤的器官。其实,肠胃健康是“养”出来的!通过科学的饮食调理,不仅能缓解不适,还能让身体更加轻盈舒畅。今天小编教你用一日三餐“吃”出好肠胃!肠胃问题看似平常,但长期忽视可能引发严重后果。以下症状频繁出现时,建议及时调整饮
2025-03-13
646
为何肠道上会长息肉?原因有这8点!建议从饮食避免......
肠息肉就是肠道黏膜上所有隆起性的病变的总称,从结肠黏膜表面突出到肠腔的息肉状病变,通俗地说,就是肠道上长了一些肉疙瘩,人体的整个消化道都可以有息肉生长,其中以结肠和直肠息肉最多,小肠息肉比较少。在未确定病理性质前均称为结肠息肉。为什么会长结肠息肉呢?发病机理目前尚不完全清楚,但是,国内外研究认为结肠息肉的发生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1、
2025-03-12
704
从“头”到“脚”的肠胃信号——身体这些部位在向你求救!
肠胃不仅是消化食物的工厂,更是全身健康的“晴雨表”。当脾胃功能失调时,身体往往会通过多个部位发出警报。这些信号可能藏在你的指甲缝里、浮现在面容上,甚至藏在手指的细微变化中。今天,我们将以“全身扫描”的方式,揭秘那些容易被忽视的肠胃求救信号。一、面部:肠胃问题的“第一显示屏”口周三角区唇色发白/发紫:提示贫血或气血不足,常见于慢性胃炎
2025-03-10
685
舌苔:脾胃健康的“天然显示屏”——消化科医生教你解读身体信号
作为人体消化系统的核心器官,脾胃被称为“后天之本”,它们的健康状况直接影响营养吸收、免疫功能和全身代谢。而在中医理论中,舌苔是反映脾胃状态的“晴雨表”,通过观察舌苔的颜色、厚薄、湿润度等特征,我们可以初步判断脾胃的虚实寒热。今天,我将结合中西医视角,带您解锁舌苔中的健康密码。一、正常舌苔什么样?健康的舌苔应呈现“淡红舌、薄白苔”:
2025-03-09
697
患了慢性胃炎,应该怎么吃?
慢性胃炎是由各种病因(感染、免疫等)引起的非特异性慢性胃黏膜炎症性病变。临床上可表现为上腹部隐痛、食欲减退等。内镜下可见胃黏膜变薄、颜色变浅、花斑样及颗粒样改变等。那么,患了慢性胃炎,应该怎么吃?避免食用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对于慢性胃炎患者来说,避免食用油腻、辛辣或刺激性食物是重要的饮食原则。◎油腻食物:过度摄入高脂肪和高胆固醇
2025-03-08
765
消化科医生紧急警告:不想胃溃疡找上门,这两类食物再馋也要管住嘴!
胃溃疡作为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正悄悄威胁着现代人的健康。据统计,我国胃溃疡发病率逐年攀升,且年轻化趋势显著。长期反复的胃痛、反酸、胀气不仅影响生活质量,严重时甚至可能引发胃出血、穿孔或癌变。作为从业15年的消化科医生,我在门诊中见过太多因“管不住嘴”而饱受胃溃疡折磨的患者。今天必须郑重提醒大家:以下两类食物堪称胃黏膜的“隐形杀手”
2025-03-07
793
如何才能养出好的肠胃?
我们常说的肠胃不好,多数是指一些功能性的胃肠道的问题,如常见的消化不良,就是说胃肠道并没有器质性的病变,比如常见的肠易激综合征,在压力或者应激状态下就特别容易产生腹泻、腹痛。 那么肠胃不好怎么调理?以下几个小秘诀养出好肠胃,一起来看看。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定时定量 早餐应营养丰富,午餐需吃饱以满足日常能量需求,而晚餐则应适量,避免过量
2025-03-07
774
肠胃健康的四大杀手
认识肠胃:身体的“第二大脑“肠胃不仅仅是消化食物的地方,它还与我们的情绪、免疫系统乃至整体健康紧密相连,被誉为“第二大脑”。肠道内数以亿计的微生物群落(肠道菌群)与我们的健康息息相关,它们参与营养吸收、免疫调节等多个重要生理过程。因此,保持肠胃健康,就是守护全身健康的基石。肠胃健康的四大杀手1. 饮食不规律:早餐不吃、午餐凑合、晚餐大吃大
2025-03-06
683
饭后腹胀、癌前病变?慢性萎缩性胃炎真的那么可怕吗?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的胃部疾病,其特征是胃黏膜的腺体逐渐减少或消失,导致胃酸和消化酶的分泌减少。虽然这种疾病可能引起饭后腹胀等不适症状,但将其直接等同于癌前病变可能过于夸张。饭后腹胀的原因饭后腹胀是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常见症状之一,主要是由于胃酸和消化酶的分泌减少,导致食物在胃内消化不充分,进而引起腹胀感。此外,胃动力减弱也可能导
2025-03-06
706
喝粥真的养胃吗?
一、喝粥养胃的传统认知与误区喝粥养胃是流传已久的传统观念,许多人认为粥易消化、能减轻胃部负担。确实,对于急性胃炎、胃溃疡急性期或术后恢复期患者,适量喝粥可以缓解症状。然而,长期单一喝粥可能导致胃功能退化。粥的糊化程度高,无需充分咀嚼,减少了唾液淀粉酶的分泌,长期食用会使胃的消化功能减弱。此外,粥的排空速度较快,可能导致胃酸分泌过多
2025-03-05
694
胃溃疡:胃壁上的"伤口",不可忽视的健康警报
一、胃溃疡的病因与危险因素胃溃疡是指胃黏膜防御机制与攻击因子失衡导致的黏膜缺损,病变深度超过黏膜肌层,发病率约为5%-10%。其主要病因包括幽门螺杆菌(Hp)感染(占70%-80%)、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占20%-30%)和胃酸分泌过多。其他危险因素包括吸烟、酗酒、精神压力大、饮食不规律等。二、临床表现与诊断方法胃溃疡的典型症状是上腹部规律性疼痛,多
2025-03-04
803
幽门螺杆菌:胃部健康的隐形威胁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简称Hp)是一种革兰氏阴性微需氧菌,全球感染率超过50%,在我国感染率约为40%-60%。它是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MALT淋巴瘤)和胃癌的主要致病因素,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I类致癌物。Hp通过口-口或粪-口途径传播,家庭内传播是主要感染方式,共餐、接吻、共用牙刷等行为均可导致感染。感染后,Hp可长期定植于胃黏
2025-03-03
803
吃大蒜能治幽门螺杆菌吗?科学解读背后的真相
一、大蒜的抗菌成分与作用机制大蒜中的主要抗菌成分是大蒜素(Allicin),其含量在新鲜大蒜中为0.3%-0.5%。体外实验显示,大蒜素对幽门螺杆菌(Hp)的最小抑菌浓度(MIC)为32-64μg/ml,具有一定的抗菌活性。然而,大蒜素经口服后的生物利用度仅为15%-20%,且半衰期短(<1小时),这限制了大蒜在实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二、临床研究数据与效果分析单独使用大蒜治疗Hp的效
2025-03-02
877
胃肠镜检查:守护消化道健康的"金标准"
一、为什么要重视胃肠镜检查?消化道肿瘤发病率持续上升,我国每年新发胃癌68.9万例、结直肠癌55.5万例。早期消化道肿瘤5年生存率>90%,而晚期不足20%。胃肠镜检查是发现早期病变最有效的手段,可使消化道肿瘤死亡率降低76%。二、这些人群必须做胃肠镜检查胃癌高危人群(满足任一项)年龄>40岁幽门螺杆菌感染者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一级亲属有胃癌病史高盐饮食(日均
2025-03-01
761
浅表性胃炎饮食指南:修复胃黏膜的饮食方案
一、浅表性胃炎饮食原则浅表性胃炎是胃黏膜浅层炎症,饮食调理需遵循:温和原则:避免刺激,选择pH值5.5-7.0的食物营养充足:每日蛋白质摄入≥1.2g/kg体重少食多餐:每日4-5餐,每餐间隔3-4小时烹饪适宜:以蒸、煮、炖为主,避免煎炸二、推荐食物清单主食类精制米面(大米、富强粉)小米(含丰富B族维生素)燕麦片(选择即食型,煮至软烂)薯类(去皮蒸煮)优质蛋白鱼
2025-02-28
672
糜烂性胃炎饮食禁忌:这些食物可能正在伤害你的胃
一、糜烂性胃炎的饮食原则糜烂性胃炎患者的胃黏膜已出现破损,饮食需遵循以下原则:温度适宜:食物温度控制在40-45℃(过热刺激黏膜,过冷引起血管收缩)质地柔软:食物硬度以"筷子轻压即碎"为标准少食多餐:每日5-6餐,每餐控制在200-300ml营养均衡:优质蛋白占比>50%,脂肪<30%二、绝对禁忌:这些食物必须远离刺激性饮品浓茶(茶碱>2%):刺激胃酸分泌,加重黏膜
2025-02-27
755
糜烂性胃炎的调理指南:修复胃黏膜的关键策略
糜烂性胃炎是胃黏膜表层发生糜烂(浅表性损伤)的炎症性疾病,可能伴随出血风险。与普通胃炎相比,糜烂性胃炎进展更快,但通过科学调理大多可逆转。以下是针对性的康复方案:一、症状识别:警惕危险信号典型表现:上腹灼痛(进食后加剧)、恶心呕吐(可能含咖啡色内容物)、黑便(提示胃黏膜出血)紧急情况:呕血、持续剧烈腹痛、头晕心慌(失血性休克前兆)
2025-02-26
626
胃肠镜检查,是如何拯救生命的?
有种检查,大部分人都会从内心表示拒绝--胃肠镜,但就是这样的一个检查,却能“救命”。胃肠镜检查是如何拯救你的?哪些人要做胃肠镜检查?胃肠镜检查有多重要?人体的消化道从口腔到肛门可分为上、中、下消化道,一般来说有90%的疾病都集中在上消化道和下消化道。这些部位的病变,胃镜和肠镜是最直接、高效的检查手段。但就是这么重要的检查,却被很多人拒绝。
2025-02-25
687
慢性胃炎:沉默的胃部警报,你了解多少?
一、什么是慢性胃炎?慢性胃炎是胃黏膜长期受到刺激引发的炎症反应,病程可长达数月甚至数十年。据统计,我国成年人中慢性胃炎的患病率超过50%,但许多人因症状轻微而忽视,导致病情迁延不愈,甚至发展为胃溃疡、胃癌等严重疾病。二、警惕这些“胃的求救信号”慢性胃炎的症状常呈隐匿性,需警惕以下表现:持续性上腹隐痛(餐后加重,易被误认为“吃坏肚子”)
2025-02-24
791
总数:155
上一页
1
2
3
...8
下一页
2/8
首页
电话
挂号
社区
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