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医院介绍
院训
理念
愿景
科室介绍
联系
分支机构
名医在线
在线挂号
就医环境
便民导航
先进设备
检查设备
治疗设备
康复案例
消化治疗
肠胃功能
健康检查
健康资讯
慢性胃炎
浅表性胃炎
反流性胃炎
萎缩性胃炎
糜烂性胃炎
幽门螺杆菌
胃溃疡
优惠活动
健康科普
人才招聘
幽门螺杆菌:为何有人平安无事,有人却走向胃癌?
幽门螺杆菌(Hp)感染非常普遍,全球近一半人口携带这种细菌。虽然它是胃癌最重要的可控风险因素之一,但并非所有感染者都会发展成胃癌。这背后的原因,如同一个复杂的拼图,由多个因素共同决定:1. 细菌的“性格”差异(毒力因子)幽门螺杆菌本身并非千篇一律。一些菌株携带更强的“武器”,比如 CagA 基因 和 VacA 毒素。这些强力菌株能更猛烈地攻击胃黏膜细胞,
2025-08-01
21
肝脏在“呼救”,肠道需“平衡”,科学认知是关键
一、 沉默的杀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NAFLD) —— 肝脏在悄悄变“胖”定义与现状: 肝脏脂肪堆积 > 5%,排除过量饮酒等其他原因。全球及中国发病率激增,成第一大慢性肝病,与肥胖、糖尿病、代谢综合征流行密切相关。疾病谱:单纯性脂肪肝 (肝细胞脂肪变) →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NASH,伴炎症和肝细胞损伤) → 肝纤维化 → 肝硬化 → 肝癌。为何“沉默”? 早期通常无
2025-07-31
413
别让烧心灼痛成常态,揪出胃里的“隐形杀手”
一、 胃酸“越狱”:胃食管反流病 (GERD) —— 不只是烧心那么简单核心问题: 胃内容物(胃酸、胆汁、食物)反流入食管,刺激甚至损伤食管黏膜。典型症状:烧心: 胸骨后烧灼感,常饭后、平躺、弯腰时加重。反酸: 感觉酸水或食物涌到喉咙或口腔。不典型/警报症状:慢性咳嗽、咽喉异物感、声音嘶哑(反流性咽喉炎)。胸痛(需与心绞痛鉴别)。哮喘反复发作、龋齿增
2025-07-31
413
肠胃镜检查:该出手时就出手!
抓住黄金时间窗,别让“沉默”的消化道埋下隐患1. 年龄到了没?——年龄是独立高危因素肠镜筛查黄金期: 中国最新结直肠癌筛查指南指出,一般风险人群应从45岁开始定期进行结肠镜检查(或其它筛查手段)。这是结直肠癌筛查最重要的起点,即使没有任何症状!美国癌症协会(ACS)甚至已将推荐起始年龄提前至45岁。胃镜筛查需关注: 胃癌高发地区(如中国、日本、韩
2025-07-30
626
闹肚子了?可能是急性肠胃炎在作怪!
急性肠胃炎,俗称“胃肠型感冒”或“食物中毒”,是胃肠黏膜的急性炎症,发作快、恢复也快,但发作时可真不好受!谁在捣乱?常见病因有这些病毒刺客(最常见!): 诺如病毒、轮状病毒等,传染性强,容易“一人中招,全家躺倒”。细菌偷袭: 沙门氏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常通过被污染的食物(尤其生食、未煮熟肉类、蛋类、剩菜)或水传播。毒素攻击
2025-07-29
608
结肠炎早期:肠道发出的“求救信号”,别忽视这些细微变化
结肠炎是发生在结肠(大肠)黏膜的炎症性疾病的总称,包括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可累及结肠)、感染性结肠炎等多种类型。早期识别结肠炎的苗头至关重要,及时干预不仅能减轻痛苦,更能有效延缓疾病进展,保护肠道功能。当身体出现以下这些看似“普通”的改变时,可能就是结肠在发出早期警报:核心信号:排便习惯的悄然改变这是结肠炎最早、最常见的警示灯
2025-07-28
564
胃黏膜的“轻微警报”:认识浅表性胃炎
当体检报告上出现“浅表性胃炎”几个字,很多人心头一紧:这是不是严重的胃病?其实,它更像胃黏膜发出的一份“轻度警示报告”,是慢性胃炎中最常见也最轻微的一种类型。什么是浅表性胃炎?想象一下,我们的胃黏膜就像一片覆盖在胃壁上的“草地”。浅表性胃炎,顾名思义,就是指炎症仅累及这片“草地”的最表层(黏膜层)。炎症细胞浸润局限于胃小凹(黏膜表
2025-07-27
562
肚子里的“交响乐”:是饿了,还是健康警报?
“咕咕咕……” 安静的场合里,肚子突然传出一串声响,不免让人尴尬。这熟悉的“腹鸣”究竟从何而来?它仅仅是饥饿的信号,还是身体在传达别的信息?“咕咕声”的幕后推手这声音的源头并非胃,而是我们的肠道,医学上称为肠鸣音。想象一下肠道内部:不仅有消化液、水分等液体,还混合着我们吞咽下的空气以及肠道菌群分解食物产生的气体。当肠道进行正常的规律
2025-07-26
591
慢性胃炎,你的胃在“闹情绪”?
慢性胃炎,就像胃黏膜长期处于“低度发炎”的状态。它不是突然发作的剧痛,而是可能悄悄伴随着你,时好时坏。它很常见,但别忽视!了解它,才能更好地和它“和平共处”。一、 胃黏膜怎么了?想象一下,胃黏膜是胃壁的一层“保护膜”。慢性胃炎就是这层膜长期受到刺激,发生了慢性炎症。时间久了,胃黏膜可能:变薄(萎缩):分泌胃酸和消化酶的腺体减少。结构
2025-07-25
919
三伏天如何吃出好肠胃?给肠胃“消暑”的饮食指南
三伏天酷热潮湿,不仅人容易没精神,肠胃也格外“娇气”——没胃口、腹胀、拉肚子很常见。想让肠胃舒服过夏天,关键在“吃”上!记住这几条简单实用的原则:一、给肠胃“降温”,但别用冰镇炸弹!错: 猛灌冰水、狂吃雪糕冰淇淋。对:喝温的、常温的:温开水、淡茶水(如菊花茶、薄荷茶)解渴又温和。少量多次补水:别等渴极了才喝,小口慢饮更护胃。吃“凉性
2025-07-25
957
为什么会得糜烂性胃炎?简单说说原因
糜烂性胃炎,听起来有点吓人,但其实很常见。简单理解,就是胃最里面的那层保护膜(胃黏膜)受到损伤,出现了小的“破皮”或浅伤口(像皮肤擦伤一样),还没深到形成溃疡。那好好的胃黏膜为什么会受伤呢?主要有以下这些“捣乱分子”:1、刺激物的直接“攻击”:某些药物: 最常见的就是止痛药(比如阿司匹林、布洛芬等非甾体抗炎药)。它们会削弱胃黏膜的防御
2025-07-24
617
萎缩性胃炎能“治好吗”?简单说给你听
萎缩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胃病。简单说,就是胃里的黏膜变薄了,分泌胃酸和消化酶的腺体减少了,有些地方的胃黏膜甚至变得有点像肠道的细胞(这叫肠化生)。很多患者最想知道的就是:这病能彻底治好吗?答案需要分两面看:1、胃的“伤疤”很难完全消失:已经萎缩变薄的胃黏膜,以及那些变成像肠道一样的细胞(肠化生),目前很难让它们完全变回原来健康的样
2025-07-23
792
肠胃镜检查不可怕:关键在准备!
胃镜和肠镜是诊断消化道疾病(炎症、溃疡、息肉、肿瘤等)最直接、最准确的方法。很多人害怕,其实过程本身(尤其无痛)并不可怕,成功的关键在于检查前的充分准备!核心:肠道清洁(肠镜)和空腹(胃镜)胃镜检查准备:1、空腹!空腹!空腹! 重要的事说三遍。检查前禁食至少6小时,禁水至少2小时。确保胃内干净,视野清晰。2、告知医生: 长期服用的药物(尤
2025-07-22
920
肠道如何影响肝脏?
脂肪肝(尤其是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不仅是肝脏问题,近年研究发现它与肠道健康有着深刻的联系,被称为“肠肝轴”。肠道如何影响肝脏?1、肠道屏障受损(“肠漏”): 不健康饮食(高脂高糖低纤维)、酒精、药物等可破坏肠道黏膜屏障完整性。导致肠道内细菌内毒素(LPS) 和有害代谢产物更容易进入血液门静脉系统,直达肝脏。2、肠道菌群失调: 脂肪肝患者常
2025-07-21
1149
功能性消化不良:查不出毛病的“胃难受”
经常感觉上腹部(心窝周围)胀、痛、灼热、早饱(吃一点就饱),或者嗳气(打嗝)多?做了胃镜、B超等检查却一切正常?这很可能是功能性消化不良(FD),一种常见的功能性胃肠病。核心特点:慢性或反复发作: 症状持续至少6个月。上腹部不适为主: 不是剧烈的绞痛,而是持续的胀、闷、隐痛、烧灼感等。餐后加重常见: 尤其早饱感明显。检查无器质性病变: 胃镜等
2025-07-20
1091
胃溃疡 vs 十二指肠溃疡:疼痛位置告诉你区别
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统称“消化性溃疡”,是胃酸和胃蛋白酶“消化”了胃或十二指肠黏膜造成的破损,就像墙壁被腐蚀出了小坑。关键区别在“痛”的时机和位置:1、胃溃疡:位置: 疼痛通常在剑突下(心窝处)或左上腹。时间: 餐后痛多见!吃饭后30分钟到1小时开始疼,持续1-2小时。因为食物刺激胃酸分泌并摩擦溃疡面。可能伴随: 腹胀、早饱感、恶心,有时呕吐后
2025-07-19
1043
急性胃肠炎来袭!上吐下泻怎么办?家庭应对指南
急性胃肠炎,俗称“肠胃感冒”或“食物中毒”,是突然发生的恶心、呕吐、腹泻(拉肚子)、腹痛的总称。它来势汹汹,让人苦不堪言。最常见的原因是病毒(如诺如病毒、轮状病毒)或细菌(如沙门氏菌、大肠杆菌)感染,常因吃了不洁食物或接触感染者引起。核心应对原则:防脱水!呕吐和腹泻会快速丢失大量水分和电解质(钠、钾等),脱水是最大风险,尤其对老人
2025-07-18
1181
幽门螺杆菌:胃里的“潜伏者”,需要赶尽杀绝吗?
幽门螺杆菌(简称Hp)是一种能在强酸胃液中生存的细菌,全球超半数人口感染。它主要通过口-口(共用餐具、亲吻)或粪-口(污染水源食物)传播。感染了Hp,一定会得胃病吗?不一定! 很多人感染后没有任何症状(无症状携带者)。但它能引起多种胃病:慢性胃炎: 几乎所有Hp感染者都有胃炎。消化性溃疡: 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的主要病因之一。胃癌: Hp感染是明确的
2025-07-18
1158
反酸、胃灼热怎么办?
什么是胃食管反流病食管具有两个重要功能:一是通过蠕动将食物送至胃内;二是防止胃内容物反流。食管是连接咽喉和胃的管道,食管与胃的交界处存在一个名为“食管下括约肌”的结构,其作用就像一圈可以收紧的橡皮筋,防止胃内的食物和胃酸等消化液反流入食管。除此之外,食管黏膜具有一定的抗胃酸消化液腐蚀的能力,对食管起保护作用。胃食管反流病,就是在食
2025-07-17
1174
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黏膜的“隐形警报”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胃黏膜长期炎症导致的腺体减少或消失的病变。它被世界卫生组织定义为胃癌前状态,但无需恐慌——科学管理可有效阻断癌变路径。病变的本质健康胃黏膜有丰富的腺体,分泌胃酸和消化酶。当长期受以下因素刺激:幽门螺杆菌感染(主因,占70%以上)自身免疫攻击(抗壁细胞抗体破坏胃体腺体)胆汁反流、长期酗酒、高盐饮食腺体逐渐萎缩,胃黏
2025-07-16
1379
总数:3619
1
2
3
...181
下一页
1/181
首页
电话
挂号
社区
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