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医院介绍
名医在线
在线挂号
就医环境
便民导航
先进设备
康复案例
健康资讯
人才招聘

萎缩性胃炎要紧吗?

作者:创始人 日期:2021-07-02 人气:7890

               萎缩性胃炎要紧吗?


前年秋天,好朋友老王的同事找到我,说胃镜检查诊断为“萎缩性胃炎”后极其紧张,脘腹部不适加剧并失眠,折腾了2个多月。我看了胃镜检查和活检组织病理检查的报告,胃黏膜炎症不重,萎缩也仅限于胃窦部的“轻中度萎缩”。我耐心、细致地给她作了解释,开了调理的中药汤剂,并给了饮食和健身锻炼的指导,个把月症状就消除了。

萎缩性胃炎,是慢性胃炎的一种。其是指胃壁四层结构中、胃腔侧表层的胃黏膜由于炎症损伤导致黏膜固有的腺体减少(萎缩),或者由于反复炎症刺激导致肠上皮化生形成的化生性萎缩,通常是由胃黏膜炎症(浅表性胃炎)发展而来。胃腺癌的发生遵循“幽门螺杆菌感染等病因→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胃癌”的演变模式,在萎缩的背景下出现异型增生则增加癌变风险,因此受到人们重视。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发生与慢性炎症、年龄相关。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由于幽门螺杆菌感染、饮酒等因素所致黏膜反复炎症发展而来,也是大的环境因素及遗传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不同地区和国家患病率各不相同,一般与胃癌的发病率呈正相关。2014年我国一项全国范围调查显示:在各型慢性胃炎中,内镜检查中诊断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比例为17.7%,病理检查中诊断比例占25.8%。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患病率一般随年龄增加而上升,所以有人认为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中老年胃黏膜的退行性改变,是一种“半生理”现象。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癌变风险一般较低,应视具体评估情况而定。

慢性萎缩性胃炎以及胃息肉、胃溃疡、残胃是有癌变风险的癌前病变,常合并肠化生,部分伴发上皮内瘤变(异型增生),经历长期的演变后少数病例可发展为胃癌。国外相关研究显示: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年胃癌发生率在0.1%~0.25%。

一般而言,萎缩性胃炎只见有单纯的胃窦部的萎缩和/或肠化,其癌变风险很低。癌变的风险与萎缩的部位相关,胃体、胃底(即胃的上2/3)为主的萎缩性胃炎,尤其是程度严重时,胃癌发生风险显著增加。此外,大多数专家认为不完全性大肠型化生有一定的癌变风险。

上皮内瘤变(异型增生)是最明确、最直接的癌前病变,在慢性萎缩性胃炎(萎缩和肠化)的基础和背景上出现上皮内瘤变,要加以关注。上皮内瘤变在病理诊断上分为低级别和高级别二级,其中低级别上皮内瘤变大部分经治疗可逆转。根据荷兰一份9万多例、随访10年的研究报道,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的年癌变率为0.6%,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年癌变率为6%。遗传因素也是胃癌发生的危险因素,一级亲属胃癌家族史则显著增加胃癌的发生风险。

萎缩性胃炎应该进行合理的随访监测。方法如下:

(1)局限于胃窦部的轻中度萎缩和/或肠化的萎缩性胃炎,没有要求必须进行胃镜和病理随访监测,结合患者的意愿可以3年进行1次。

(2)不仅胃窦部有萎缩和/或肠化,胃体或胃底部也有萎缩和/或肠化,建议2至3年进行1次胃镜和病理随访监测。

(3)上述二种情况,如果是自身免疫性胃炎,或有不完全性大肠型化生、胃癌家族史、持续幽门螺杆菌感染等状况,则建议提前1年进行胃镜和病理随访监测。

(4)伴有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的患者,建议根据内镜和临床情况缩短至6个月左右随访一次,而高级别上皮内瘤变需要立即确认,证实后进行内镜下治疗或腹腔镜手术局部切除。

重视萎缩性胃炎的病因学预防和科学治疗。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进展和演变受多种因素影响。水土中含过多硝酸盐,微量元素比例失调,吸烟,长期饮酒,缺乏新鲜蔬菜、水果和所含的必要营养素,经常食用霉变、腌制、熏烤和油炸食物,过多摄入食盐,有胃癌家族史,均可增加萎缩性胃炎的患病风险以及进展为胃癌的风险。

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很重要。正确认识疾病,低风险患者不必恐慌、焦虑,但应保持开朗乐观的良好心态;注意饮食卫生,进食新鲜鱼、肉、蛋、奶等含有优质蛋白质的食物,进食番茄、油菜、菠菜、胡萝卜等新鲜绿叶蔬菜,不饮酒,减少刺激性食物以及油炸、腌腊、烧烤类食品,规律饮食;进行合理、必要的复查(随访监测)。高风险人群除做好个人饮食及生活调理外,应听从医生建议,积极进行定期的放大染色内镜等先进技术方法的精细检查。

萎缩性胃炎的治疗,其一是消除症状、缓解胃黏膜伴有的炎症,这一点中、西药都可以达到。其中,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患者,须根除幽门螺杆菌。其二是防控癌变风险,主要是针对在萎缩、肠化背景下出现的上皮内瘤变(异型增生),须请有经验的专家进行专业的判定和治疗。


1
0
首页 电话 社区 挂号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