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医院介绍
名医在线
在线挂号
就医环境
便民导航
先进设备
康复案例
健康资讯
人才招聘

急性肠胃炎:快速识别症状与科学应对指南

作者:创始人 日期:2025-08-14 人气:92

突如其来的腹痛、上吐下泻……急性肠胃炎(俗称“胃肠感冒”)常让人措手不及。了解其症状和正确处理方式至关重要。

急性肠胃炎:快速识别症状与科学应对指南

核心症状:警惕身体发出的信号


腹泻: 最显著表现,大便次数显著增多(通常≥3次/24小时),质地稀薄(水样便、糊状便),可能带有粘液。

恶心与呕吐: 胃部不适感强烈,常伴随呕吐,可能吐出食物、胃液甚至胆汁。

腹痛与痉挛: 腹部(尤其脐周或上腹部)出现阵发性绞痛或持续性隐痛,肠鸣音(肚子咕噜声)可能活跃。

腹胀与食欲不振: 腹部胀满感明显,对食物毫无兴趣。

发热: 部分患者(尤其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者)可能出现低热或中度发热。

全身不适: 乏力、肌肉酸痛、头痛等类似感冒症状。


⚠️ 危险信号:出现以下情况需立即就医

严重脱水迹象: 口干舌燥、眼窝深陷、皮肤弹性差、尿量显著减少(尤其婴幼儿超过6小时无尿)、精神萎靡、哭泣无泪(婴幼儿)、头晕/站立时眩晕。

持续呕吐: 无法进食进水,呕吐物带血或咖啡渣样物。

严重腹泻: 便中带血或脓液、24小时内水样泻超过6次。

剧烈腹痛: 腹痛部位固定且剧烈难忍。

高热不退: 体温持续超过38.5℃。

特殊人群: 婴幼儿、老年人、孕妇、伴有慢性基础疾病(心脏病、糖尿病、肾病等)或免疫力低下者症状加重。


居家护理与注意事项:科学应对,加速康复

重中之重:补充水分和电解质!

首选口服补液盐 (ORS): 药店可购,按说明冲泡,能有效补充丢失的水分和电解质(钠、钾等),是治疗轻中度脱水的金标准。小口、分次、频繁饮用。

替代方案(仅限临时): 如无ORS,可尝试稀释的苹果汁(1:1兑水)或米汤加少量盐,但不建议长期替代。

避免: 纯白开水(不能补充电解质)、含糖饮料(如可乐、果汁)、咖啡、浓茶(可能刺激肠胃或加重脱水)。


调整饮食:

呕吐期: 可短暂禁食1-2小时让胃休息,但需持续小口补充液体。呕吐缓解后尝试极少量清流质。

恢复期饮食原则(BRAT过渡法): 从易消化的流质/半流质开始:

起始: 米汤、稀藕粉、去油的清肉汤。

好转后: 白粥、烂面条、苏打饼干、土豆泥、蒸熟的苹果泥。

逐渐过渡: 症状明显改善后,可尝试水煮蛋清、水煮鸡胸肉末等低脂低纤维蛋白质。

严格避免: 油腻、油炸、辛辣、生冷食物;粗纤维多的蔬菜水果(待恢复后逐步添加);牛奶及奶制品(腹泻期间易加重);含糖高的食物饮料;酒精。

充分休息: 身体对抗感染和修复需要能量,务必保证充足睡眠和休息,避免劳累。


谨慎用药:

不随意止泻: 腹泻初期是身体排出病原体的方式,盲目止泻(如洛哌丁胺)可能延长病程。如需使用,务必咨询医生

不滥用抗生素: 大多数急性肠胃炎由病毒引起,抗生素无效。滥用反而破坏肠道菌群。只有确诊细菌感染时,才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可考虑: 肠道黏膜保护剂(如蒙脱石散)可吸附病原体、保护肠黏膜;益生菌制剂可能有助于恢复肠道菌群平衡(效果因菌株而异)。

密切观察: 记录腹泻/呕吐次数、性状、尿量、体温和精神状态,及时发现病情变化。


预防胜于治疗:筑起健康防线

严格手卫生: 饭前便后、处理食物前、接触脏物后,务必用肥皂/洗手液和流动水彻底洗手(至少20秒),或使用含酒精免洗洗手液。

注意饮食卫生:

喝安全的水: 饮用开水或符合卫生标准的瓶装水。

食物彻底煮熟: 尤其是肉类、禽类、蛋类、海鲜。

生熟分开: 处理生食和熟食的刀具、砧板要分开,避免交叉污染。

新鲜清洁: 选择新鲜食材,水果蔬菜充分洗净,不吃腐败变质食物。

安全储存: 食物妥善冷藏(<5℃),剩菜充分加热后再食用。

避免接触传染源: 在疾病高发季节或场所,注意防护。家中有人患病,注意隔离(如不共用餐具、厕所及时消毒),并加强个人卫生。


温馨提示: 急性肠胃炎虽常见,但不可轻视,尤其是脱水风险。掌握科学护理方法,识别危险信号,及时就医是关键!愿大家都能拥有健康的肠胃!

声明:本材料仅供科普使用,无意提供任何医疗建议或推荐具体治疗方案,与您个体疾病状况有关的任何治疗方案或其他医疗相关问题,请咨询您的主治医生


0
0
首页 电话 挂号 社区 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