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医院介绍
院训
理念
愿景
科室介绍
联系
分支机构
名医在线
在线挂号
就医环境
便民导航
先进设备
检查设备
治疗设备
康复案例
消化治疗
肠胃功能
健康检查
健康资讯
慢性胃炎
浅表性胃炎
反流性胃炎
萎缩性胃炎
糜烂性胃炎
幽门螺杆菌
胃溃疡
优惠活动
健康科普
人才招聘
患了慢性胃炎怎么办?
你是否经常感到上腹部隐隐作痛、饭后饱胀不适,或者偶尔有反酸、嗳气?这些看似寻常的小毛病,可能是你的胃在发出“求救信号”——它可能正遭受慢性胃炎的困扰。慢性胃炎是一种非常常见的胃部疾病,指胃黏膜的慢性炎症或萎缩性病变。它不像急性胃炎那样来势汹汹,却如同“温水煮青蛙”,长期存在可能带来不容忽视的影响。胃黏膜的“慢性困扰”:谁在捣乱?慢
2025-08-05
120
不管是慢性胃炎还是脾胃不和,牢记“4不吃4少吃”,恢复胃黏膜,强健脾胃
胃胀气、反酸、打嗝、吃点东西就烧心。平时生活中如何养胃?饮食建议养胃3点:一口饭嚼30下;七分饱;吃温食物1.忌口忌甜:甜饼干、奶油、蛋糕忌酸:柑橘、柠檬、碳酸饮料(酸奶可以饭后喝,不要空腹喝即可)忌寒:寒凉水果、寒茶(绿茶、冷饮饮料、凉拌菜、苦瓜、西瓜…)忌辣、生、硬、不好消化的食物其他:咖啡、巧克力、贝壳类海鲜2.少吃产酸多:白粥,稀粥高
2025-08-05
114
肠胃不好怎么办?这份调理指南请收好!
在日常生活中,有些人因饮食不规律导致肠胃问题越来越普遍。腹胀、腹痛、消化不良……这些症状是否让你困扰?别担心,本文告诉大家该如何调理,帮你养出健康肠胃!一、饮食调理:吃对食物是关键1. 规律进食,定时定量肠胃最喜欢“规律”,一日三餐定时定量,避免暴饮暴食。尤其是早餐,千万不能省略!2. 选择易消化的食物肠胃不好时,尽量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
2025-08-04
105
反复腹痛、腹胀、腹泻……摆脱胃肠功能紊乱
生活中,你是否常被反复腹痛、腹胀、腹泻或便秘困扰?检查却无明显器质性病变?这很可能是胃肠功能紊乱在作祟!今天,福建中医药大学国医堂康复科从中西医双重视角解析病因,并重点揭秘针灸如何精准“调肠治乱”。胃肠功能紊乱:肠道“乱了节奏”的亚健康状态胃肠功能紊乱,医学上称为功能性胃肠病,指以腹痛、腹胀、腹泻、便秘等消化系统症状为主要表现,但
2025-08-03
113
肠道总闹脾气?可能是“肠易激综合征”在作怪!
你是不是经常遇到这些困扰?肚子痛或胀气,排完便就好些?腹泻和便秘交替“值班”?大便形状像羊粪球或者稀水样?明明不舒服,去医院检查(肠镜、验血等)却一切正常?如果这些症状反复出现,持续超过半年,那你可能遇上了消化科最常见的“功能性疾病”之一——肠易激综合征(IBS)。什么是肠易激综合征(IBS)?简单说,就是你的肠道本身没有器质性病变(如炎
2025-08-02
509
幽门螺杆菌:为何有人平安无事,有人却走向胃癌?
幽门螺杆菌(Hp)感染非常普遍,全球近一半人口携带这种细菌。虽然它是胃癌最重要的可控风险因素之一,但并非所有感染者都会发展成胃癌。这背后的原因,如同一个复杂的拼图,由多个因素共同决定:1. 细菌的“性格”差异(毒力因子)幽门螺杆菌本身并非千篇一律。一些菌株携带更强的“武器”,比如 CagA 基因 和 VacA 毒素。这些强力菌株能更猛烈地攻击胃黏膜细胞,
2025-08-01
530
肝脏在“呼救”,肠道需“平衡”,科学认知是关键
一、 沉默的杀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NAFLD) —— 肝脏在悄悄变“胖”定义与现状: 肝脏脂肪堆积 > 5%,排除过量饮酒等其他原因。全球及中国发病率激增,成第一大慢性肝病,与肥胖、糖尿病、代谢综合征流行密切相关。疾病谱:单纯性脂肪肝 (肝细胞脂肪变) →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NASH,伴炎症和肝细胞损伤) → 肝纤维化 → 肝硬化 → 肝癌。为何“沉默”? 早期通常无
2025-07-31
1066
别让烧心灼痛成常态,揪出胃里的“隐形杀手”
一、 胃酸“越狱”:胃食管反流病 (GERD) —— 不只是烧心那么简单核心问题: 胃内容物(胃酸、胆汁、食物)反流入食管,刺激甚至损伤食管黏膜。典型症状:烧心: 胸骨后烧灼感,常饭后、平躺、弯腰时加重。反酸: 感觉酸水或食物涌到喉咙或口腔。不典型/警报症状:慢性咳嗽、咽喉异物感、声音嘶哑(反流性咽喉炎)。胸痛(需与心绞痛鉴别)。哮喘反复发作、龋齿增
2025-07-31
1051
肠胃镜检查:该出手时就出手!
抓住黄金时间窗,别让“沉默”的消化道埋下隐患1. 年龄到了没?——年龄是独立高危因素肠镜筛查黄金期: 中国最新结直肠癌筛查指南指出,一般风险人群应从45岁开始定期进行结肠镜检查(或其它筛查手段)。这是结直肠癌筛查最重要的起点,即使没有任何症状!美国癌症协会(ACS)甚至已将推荐起始年龄提前至45岁。胃镜筛查需关注: 胃癌高发地区(如中国、日本、韩
2025-07-30
1293
闹肚子了?可能是急性肠胃炎在作怪!
急性肠胃炎,俗称“胃肠型感冒”或“食物中毒”,是胃肠黏膜的急性炎症,发作快、恢复也快,但发作时可真不好受!谁在捣乱?常见病因有这些病毒刺客(最常见!): 诺如病毒、轮状病毒等,传染性强,容易“一人中招,全家躺倒”。细菌偷袭: 沙门氏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常通过被污染的食物(尤其生食、未煮熟肉类、蛋类、剩菜)或水传播。毒素攻击
2025-07-29
1258
结肠炎早期:肠道发出的“求救信号”,别忽视这些细微变化
结肠炎是发生在结肠(大肠)黏膜的炎症性疾病的总称,包括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可累及结肠)、感染性结肠炎等多种类型。早期识别结肠炎的苗头至关重要,及时干预不仅能减轻痛苦,更能有效延缓疾病进展,保护肠道功能。当身体出现以下这些看似“普通”的改变时,可能就是结肠在发出早期警报:核心信号:排便习惯的悄然改变这是结肠炎最早、最常见的警示灯
2025-07-28
1219
胃黏膜的“轻微警报”:认识浅表性胃炎
当体检报告上出现“浅表性胃炎”几个字,很多人心头一紧:这是不是严重的胃病?其实,它更像胃黏膜发出的一份“轻度警示报告”,是慢性胃炎中最常见也最轻微的一种类型。什么是浅表性胃炎?想象一下,我们的胃黏膜就像一片覆盖在胃壁上的“草地”。浅表性胃炎,顾名思义,就是指炎症仅累及这片“草地”的最表层(黏膜层)。炎症细胞浸润局限于胃小凹(黏膜表
2025-07-27
1195
肚子里的“交响乐”:是饿了,还是健康警报?
“咕咕咕……” 安静的场合里,肚子突然传出一串声响,不免让人尴尬。这熟悉的“腹鸣”究竟从何而来?它仅仅是饥饿的信号,还是身体在传达别的信息?“咕咕声”的幕后推手这声音的源头并非胃,而是我们的肠道,医学上称为肠鸣音。想象一下肠道内部:不仅有消化液、水分等液体,还混合着我们吞咽下的空气以及肠道菌群分解食物产生的气体。当肠道进行正常的规律
2025-07-26
1248
慢性胃炎,你的胃在“闹情绪”?
慢性胃炎,就像胃黏膜长期处于“低度发炎”的状态。它不是突然发作的剧痛,而是可能悄悄伴随着你,时好时坏。它很常见,但别忽视!了解它,才能更好地和它“和平共处”。一、 胃黏膜怎么了?想象一下,胃黏膜是胃壁的一层“保护膜”。慢性胃炎就是这层膜长期受到刺激,发生了慢性炎症。时间久了,胃黏膜可能:变薄(萎缩):分泌胃酸和消化酶的腺体减少。结构
2025-07-25
1561
萎缩性胃炎能“治好吗”?简单说给你听
萎缩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胃病。简单说,就是胃里的黏膜变薄了,分泌胃酸和消化酶的腺体减少了,有些地方的胃黏膜甚至变得有点像肠道的细胞(这叫肠化生)。很多患者最想知道的就是:这病能彻底治好吗?答案需要分两面看:1、胃的“伤疤”很难完全消失:已经萎缩变薄的胃黏膜,以及那些变成像肠道一样的细胞(肠化生),目前很难让它们完全变回原来健康的样
2025-07-23
1390
肠胃镜检查不可怕:关键在准备!
胃镜和肠镜是诊断消化道疾病(炎症、溃疡、息肉、肿瘤等)最直接、最准确的方法。很多人害怕,其实过程本身(尤其无痛)并不可怕,成功的关键在于检查前的充分准备!核心:肠道清洁(肠镜)和空腹(胃镜)胃镜检查准备:1、空腹!空腹!空腹! 重要的事说三遍。检查前禁食至少6小时,禁水至少2小时。确保胃内干净,视野清晰。2、告知医生: 长期服用的药物(尤
2025-07-22
1554
肠道如何影响肝脏?
脂肪肝(尤其是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不仅是肝脏问题,近年研究发现它与肠道健康有着深刻的联系,被称为“肠肝轴”。肠道如何影响肝脏?1、肠道屏障受损(“肠漏”): 不健康饮食(高脂高糖低纤维)、酒精、药物等可破坏肠道黏膜屏障完整性。导致肠道内细菌内毒素(LPS) 和有害代谢产物更容易进入血液门静脉系统,直达肝脏。2、肠道菌群失调: 脂肪肝患者常
2025-07-21
1731
功能性消化不良:查不出毛病的“胃难受”
经常感觉上腹部(心窝周围)胀、痛、灼热、早饱(吃一点就饱),或者嗳气(打嗝)多?做了胃镜、B超等检查却一切正常?这很可能是功能性消化不良(FD),一种常见的功能性胃肠病。核心特点:慢性或反复发作: 症状持续至少6个月。上腹部不适为主: 不是剧烈的绞痛,而是持续的胀、闷、隐痛、烧灼感等。餐后加重常见: 尤其早饱感明显。检查无器质性病变: 胃镜等
2025-07-20
1677
胃溃疡 vs 十二指肠溃疡:疼痛位置告诉你区别
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统称“消化性溃疡”,是胃酸和胃蛋白酶“消化”了胃或十二指肠黏膜造成的破损,就像墙壁被腐蚀出了小坑。关键区别在“痛”的时机和位置:1、胃溃疡:位置: 疼痛通常在剑突下(心窝处)或左上腹。时间: 餐后痛多见!吃饭后30分钟到1小时开始疼,持续1-2小时。因为食物刺激胃酸分泌并摩擦溃疡面。可能伴随: 腹胀、早饱感、恶心,有时呕吐后
2025-07-19
1630
急性胃肠炎来袭!上吐下泻怎么办?家庭应对指南
急性胃肠炎,俗称“肠胃感冒”或“食物中毒”,是突然发生的恶心、呕吐、腹泻(拉肚子)、腹痛的总称。它来势汹汹,让人苦不堪言。最常见的原因是病毒(如诺如病毒、轮状病毒)或细菌(如沙门氏菌、大肠杆菌)感染,常因吃了不洁食物或接触感染者引起。核心应对原则:防脱水!呕吐和腹泻会快速丢失大量水分和电解质(钠、钾等),脱水是最大风险,尤其对老人
2025-07-18
1762
总数:270
1
2
3
...14
下一页
1/14
首页
电话
挂号
社区
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