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医院介绍
名医在线
在线挂号
就医环境
便民导航
先进设备
康复案例
健康资讯
人才招聘

根除幽门螺杆菌预防胃癌——阶段不同,受益不同!

作者:创始人 日期:2021-08-23 人气:7629

幽门螺杆菌(HP)是一种螺旋形、微厌氧、对生长条件要求十分苛刻的细菌。1983年首次从慢性活动性胃炎患者的胃黏膜活检组织中分离成功,是目前所知能够在人胃中生存的唯一微生物种类。在我国的感染率高达40%-60%,多数地区人群感染率在50%以上,20岁以下人群的感染率更是高达37.1%,高感染率也带来了包括胃癌在内的多种胃病。
目前认为,幽门螺杆菌是造成胃癌的最主要元凶之一,据权威数字,我国2015年因胃癌去世的人达到49.8万人,几乎平均每分钟就有一个。而根除HP无疑是预防胃癌最为重要的可控因素。

那么,何时根除幽门螺杆菌,才是最佳时机呢?

根除幽门螺杆菌预防胃癌——阶段不同,受益不同!

不同的阶段根除,受益不同
幽门螺旋杆菌主要经口传播,一旦感染几乎不能自愈,目前已被认定为感染性疾病。
研究表明:感染幽门螺杆菌以后:
所有患者均可出现慢性活动性胃炎,
大约 15%-20%的感染者可能会出现消化道溃疡,
大约5% -10%的患者可能会出现消化不良,
不到 1%的患者可出现胃癌、胃黏膜相关组织淋巴瘤。
胃癌的发生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除了幽门螺杆菌感染,还有遗传、生活方式、环境等因素,

研究显示,幽门螺杆菌感染是降低胃癌发生风险最重要的可控的危险因素,根除幽门螺杆菌可以明显降低胃癌发生风险,尤其对于胃癌发生的高危人群(如生活在胃癌高发地区、有胃癌家族史、有不良生活嗜好等)。

根除幽门螺杆菌预防胃癌——阶段不同,受益不同!

虽然Hp感染并非胃癌唯一致病因素,但也是最重要、可控的致病因素。
根据Correa教授提出的“肠型”胃癌发生模式,胃癌的演进过程为正常胃黏膜——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肠化生——异型增生——肠型胃癌。
根除幽门螺杆菌预防胃癌——阶段不同,受益不同!
幽门螺杆菌从定居在胃黏膜至进展为胃癌,幽门螺杆菌感染者会经历五个阶段,通过根除幽门螺杆菌,前四个阶段有机会消除或降低胃癌发病风险。
第一阶段为浅表性胃炎(非萎缩性胃炎)。
幽门螺杆菌定居在胃黏膜,通过产氨与空泡毒素、炎症反应、免疫反应等引起胃黏膜损伤。在病程初期,胃黏膜损害位于浅层,称为浅表性胃炎。
浅表性胃炎患者通过根除幽门螺杆菌几乎可消除100%胃癌风险。
根除幽门螺杆菌预防胃癌——阶段不同,受益不同!
第二阶段为萎缩性胃炎。
浅表性胃炎患者病变由浅入深扩展,累及固有腺体,导致固有腺体数量减少,胃黏膜萎缩变薄,大约 5%的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可出现胃黏膜萎缩。
在该阶段根除幽门螺杆菌可延缓胃黏膜萎缩的进展,部分患者经过积极治疗可逆转胃黏膜萎缩,一定程度上可降低胃癌的发生风险,但却不能消除相应风险。
第三阶段为肠上皮化生。
在胃黏膜萎缩病变的基础上,胃黏膜上皮细胞中出现与肠黏膜相似的组织时,这种病理改变称为肠上皮化生,这种病变与肠型胃癌的发生密切相关。
此前认为,肠化生一旦出现几乎不可逆转,此时只有通过抗幽门螺杆菌治疗延缓肠化生的进展,降低胃癌发生风险。
但最新的研究认为,在肠化阶段根除hp,并通过对症治疗、祛除病因,大多数轻中度肠化可以得到逆转。
根除幽门螺杆菌预防胃癌——阶段不同,受益不同!
第四阶段为异型增生。
异型增生又称不典型增生、上皮内瘤变,属于癌前病变,有轻、中、重三度之分。
轻度有机会逆转为正常,中度及以后逆转的几率逐渐下降,癌变风险逐渐升高。重度异型增生的患者,即使切除了病变组织,其它部位的胃黏膜也可能演变为胃癌,此为异时性胃癌,但通过抗幽门螺杆菌治疗,可降低异时性胃癌的发生风险。
第五阶段为胃癌。
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由正常胃黏膜-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肠化生-异型增生-胃癌这一模式发生而来的为肠型胃癌,占胃癌的绝大多数。
由于胃癌早期缺乏特异性症状,因此不易发现,出现相关症状或体征时,通常已进展到中晚期,预后较差。
即便发生了胃癌,很多因素仍然建议根除hp治疗,以改善胃粘膜炎性、防治异时性胃癌、或胃癌复发。
根除幽门螺杆菌预防胃癌——阶段不同,受益不同!
在萎缩和肠化发生前根除,收益最大
感染幽门螺杆菌以后,是否进展为胃癌与多种因素有关,幽门螺杆菌菌株毒性、感染者遗传基因、其它环境因素(如高盐饮食、腌制食物、烧烤、水污染)等,均可影响病情的转归。
根除幽门螺杆菌预防胃癌——阶段不同,受益不同!
但在胃癌的致病因素中,幽门螺杆菌是最重要的环境因素,根除幽门螺杆菌以后,则可降低胃癌风险,因此即使只有不到 1%的患者可能出现胃癌,但原则上感染者均应行根除治疗。
感染幽门螺杆菌的患者中,根除治疗受益最大的人群为未发生萎缩性胃炎与肠化生的患者。



0
0
首页 电话 社区 挂号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