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医院介绍
名医在线
在线挂号
就医环境
便民导航
先进设备
康复案例
健康资讯
人才招聘

闹肚子了?可能是急性肠胃炎在作怪!

作者:创始人 日期:2025-07-29 人气:443

急性肠胃炎,俗称“胃肠型感冒”或“食物中毒”,是胃肠黏膜的急性炎症,发作快、恢复也快,但发作时可真不好受!

闹肚子了?可能是急性肠胃炎在作怪!

谁在捣乱?常见病因有这些

病毒刺客(最常见!): 诺如病毒、轮状病毒等,传染性强,容易“一人中招,全家躺倒”。

细菌偷袭: 沙门氏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常通过被污染的食物(尤其生食、未煮熟肉类、蛋类、剩菜)或水传播。

毒素攻击: 某些细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产生的毒素污染食物,吃下后几小时就发作。

其他诱因: 饮食不当(暴饮暴食、过度辛辣刺激、大量饮酒)、受凉、药物刺激等也可能诱发。


身体拉响警报:典型症状

腹泻: 最主要表现! 大便次数多,多为稀水便或糊状便,严重时可能带黏液,但通常不含大量鲜血。

恶心、呕吐: 常伴随腹泻出现,感觉反胃,甚至吐出胃内容物。

腹痛、腹胀: 肚子绞痛或一阵阵拧着疼,多在上腹部或肚脐周围,感觉胀气难受。

肠鸣音活跃: 肚子“咕咕”叫得特别频繁、响亮。

可能伴随: 低烧、乏力、食欲差、轻微头痛、肌肉酸痛等全身不适。


核心危险:小心脱水!

腹泻呕吐会带走大量水分和电解质(如钠、钾),脱水是急性肠胃炎最大的风险! 尤其婴幼儿和老人更易发生且更危险。


警惕脱水信号:

口干舌燥、口渴明显

尿量减少、尿色深黄

精神萎靡、烦躁不安

眼窝凹陷(婴儿囟门凹陷)

皮肤弹性变差(捏起皮肤回弹慢)


如何应对?关键在“养”和“补”

重中之重:补液!

口服补液盐 (ORS): 是首选!能有效补充丢失的水分和电解质,药店有售,按说明冲泡饮用。小口、多次喝。

清淡流质/半流质: 如米汤、稀粥(可加点盐)、稀释的苹果汁。呕吐剧烈时可短暂禁食1-2小时,但需持续小口补水。


让肠胃休息:

发病初期,选择易消化食物:白粥、面条、苏打饼干等。避免油腻、辛辣、生冷、高糖、高纤维食物(如牛奶、豆浆、粗粮、水果)。

症状好转后,再逐步恢复正常饮食。


谨慎用药:

不要随意吃抗生素: 大部分急性肠胃炎是病毒感染或自限性细菌感染,抗生素无效且可能扰乱肠道菌群。只有确诊细菌感染且医生判断需要时才用。

止泻药慎用: 如蒙脱石散(思密达)可吸附毒素保护黏膜,但某些强力止泻药(如洛哌丁胺)可能阻止病原体排出,需遵医嘱。

益生菌: 可能有助于恢复肠道菌群平衡,可按需选用。

退烧止痛: 如体温过高或腹痛难忍,可在医生指导下用对乙酰氨基酚(避免布洛芬等可能刺激胃的药)。


何时必须看医生

出现以下情况,别犹豫,赶紧就医

频繁呕吐,无法喝水或补液盐

出现明显脱水症状(尿少、精神差、眼窝凹等)

腹泻带大量鲜血或粘液脓血便

持续剧烈腹痛不缓解

高烧不退(>38.5℃持续不退)

婴幼儿、老年人、孕妇或基础疾病患者症状加重

症状持续超过3天无好转


预防是关键

勤洗手: 饭前便后、处理食物前务必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

注意饮食卫生: 食物彻底煮熟,生熟分开;不吃变质食物;喝安全的水。

妥善处理呕吐物/排泄物: 避免传染他人。

记住: 急性肠胃炎大多几天内能自愈。科学补液防脱水是核心,盲目用药可能帮倒忙。症状严重或高危人群,及时寻求医生帮助最安心!

声明:本材料仅供科普使用,无意提供任何医疗建议或推荐具体治疗方案,与您个体疾病状况有关的任何治疗方案或其他医疗相关问题,请咨询您的主治医生



0
0
首页 电话 挂号 社区 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