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这半年来,总是跑肚拉稀。医院给诊断为慢性肠炎,经用药以后,效果不好。
没办法,患者就来看中医了,来诊时面色不好,两只手捂着肚子,神情疲惫苦闷。
这才知道,患者经常肚子冷痛,吃不下饭,每天得排粘液便三四次,苦不堪言。
刻诊,看舌脉,发现舌淡,苔薄黄,脉象细。
了解到这些情况以后,我写下一张方子:
党参,焦白术,茯苓,补骨脂,赤石脂,干姜,炙甘草,黄连,凤尾草。
白术
结果如何?患者服用7剂以后,粘液便不见了,转为溏便。原方稍作加减,继续投7剂,最终,患者腹泻完全消失,诸症大大缓解。
这名患者的症状患者,代表着慢性肠炎患者中的一大群体,这就是脾阳不振,湿热留滞。
患者的基本问题,在于脾阳虚弱。但是在脾阳虚的同时,还夹杂湿热的问题。
这个患者面色不好,而且腹部冷痛,舌淡,脉细,这就是典型的脾阳虚。
再看,此人舌苔薄黄。薄黄苔主热。
脾,主运化。患者脾阳不足,湿邪就得不到化解。湿邪郁滞日久,患者就会生湿热。这时候,就是脾阳虚和湿热留滞的局面。
久病,伤阳。肠炎日久,确实容易形成脾阳虚。而湿邪郁久,也确实容易化热。
方子里:人参、白术、干姜、甘草,能温中祛寒,补气健脾。
黄连,则可以清热燥湿。
再加入补骨脂、赤石脂、凤尾草。其中,补骨脂善于温补脾肾之阳,同时还能止泻。
赤石脂,善于涩肠止泻。凤尾草,善于清热利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