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一半食管癌在中国,竟与这个习惯有关!很多人还在做...
作者:创始人 日期:2021-12-27 人气:17685
食管癌,虽然没有胃癌、肺癌、肝癌出名,但它确是导致我国人群死亡的第四位恶性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都相对较高。 据统计,2018年全球食管癌新发病例57.2万人,死亡人数为50.9万人,而中国食管癌的新发和死亡人数占全球的55%左右。在我国,食管癌多发生于40岁以上人群,但已有年轻化的趋势,此外,河南、河北、山西、山东等高发地区,连续三代或三代以上出现食管癌患者的家庭屡见不鲜。食管,是连接胃与咽的管道,里面覆盖着一层“容易受伤”的黏膜,当黏膜的上皮组织发生癌变时,就会发生食管癌。由于多数患者在早期没有特别的症状,往往容易被忽视,一旦当肿瘤长到影响吞咽,表现出任何症状,则病变多已是中晚期了。因此,预防食管癌的发生至关重要。然而,目前对食管癌的确切病因尚不完全清楚,但可以肯定的是,它的发生与生活、饮食习惯等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中国人一直有“趁热吃”这个“好”习惯。但是,这个习惯却给食管造成了很大的伤害。一项研究发现,食用65℃-69℃食物的人群,患食管癌的风险是<60℃者的2倍;食用≥70℃食物的人群,患食管癌的风险则比正常人高出8倍。食管只能耐受50~60℃的温度,当食物超过这个温度时,就很容易烫伤食管黏膜,久而久之,降低了食管自我修复的能力,增加癌变的风险。众所周知,吸烟影响肺部健康,殊不知,它也是食管癌的主要危险因素。烟草中有很多致癌物质,例如尼古丁、芳香胺、亚硝胺等,这些有害物质通过食管表面,会对食道黏膜造成刺激,长此以往,就容易引起食道癌。虽然饮酒不是食管癌的直接病因,但是酒精可以降低或减少细胞内的代谢活动,损伤食管黏膜表皮细胞,导致细菌繁殖,发生癌变。瑞典的一项研究发现,45岁以上的男性,如果少饮酒甚至不饮酒,食管癌的患病风险会下降五成。亚硝胺是强致癌物,食管癌的发生与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亚硝酸盐是亚硝胺类化合物的前体物质。 如咸鱼、咸蛋、咸菜等腌制食物中都含有较多的亚硝酸盐,尤其是当气温高于20℃时,亚硝酸盐含量还会上升。生活节奏加快,许多年轻人也加快的吃饭的速度。就是这样一个小细节,却增加了肠胃的负担,导致食管受到影响,也埋下了患癌的风险。特别是粗糙和偏硬的食物,如烧饼、煎饼等,如果吃得过快或咀嚼不充分,容易对食管黏膜造成伤害。有研究表明,食管癌的发生与口腔卫生有密切关系,口腔细菌、龋齿会增加食管癌风险。若口腔卫生堪忧,细菌产生的有害物质会随着唾液不断流入食管,刺激食管黏膜,长此以往很有可能促进食管癌的发生。食管癌的早期症状不明显,但其实也是有迹可循的。生活中,如果出现以下情况,一定要提高警惕:食管癌早期一般无明显感觉,一些患者吞咽时自觉食管内有异物感,吐不出、咽不下的不适感,特别是在进食坚硬食物时,异物感明显。部分患者进食时感觉吞咽困难,一般在第一口进食时出现,随后即消失,隔数日或数月再度出现,容易被忽视。也有持续出现的,但大多误认为咽炎或食管炎。吞咽食物时,可引起胸骨后灼痛、钝痛,特别是在食用过热、酸或粗糙的食物,一般可自行缓解。30%的患者经常抱怨喉咙干燥和紧绷,或颈部收缩,尤其是吞咽干燥和粗糙的食物时。这种症状的发生往往与患者的情绪波动有关。当前,这一高致命性癌症的治疗方案有限,而预防食管癌的最有效方式就是避免暴露于危险因素之中。吸烟、饮酒是食管癌公认的危险因素。因此,戒烟、限制酒精摄入,是预防食管癌的重要措施。日常应增加新鲜蔬菜、水果的摄入,减少红肉、加工肉的食用,从而增加维生素A、维生素E、胡萝卜素、膳食纤维等营养素。另外,硒、钼、硼等微量元素的缺乏,容易引起致癌物质聚集,增加患癌的风险。因此,适量补充硒等微量元素,可显著降低风险。减少含亚硝酸盐食物的摄入,例如腌制类、烟熏、油煎食物。不吃霉变的东西,食物变味一定要及时丢弃。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预防食管的有效方法,包括注意口腔卫生,不吃过硬、过热、过咸的食物,进食时应细嚼慢咽,避免进食过快,加强身体锻炼,控制体重,增加机体免疫力等。